〈後真實 Post Truth – 喬治.伯恩亞洲首展〉展覽評析
文/胡鐘尹| 2020 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澳洲影像藝術家 – 喬治.伯恩(George Byrne) 的亞洲首展「後真實 Post Truth」, 甫於 3 月 8 日於紅野畫廊(Powen Gallery)開幕,展出他定居於洛杉磯開始的創 作,一系列作品帶有獨特的當代色彩以及美國都會生活的特徵。
現成景觀與後真實
喬治.伯恩本身的藝術學院背景(Sydney College of the Arts – Bachelor of Visual Arts), 使他的影像創作,帶有多於攝影技術性之外的「質料」思考。 「質料」是經過人為製作在過程中產生的物質痕跡與肌理,在繪畫的領域常指稱 為「繪畫性」,而在影像創作中,也許可以指稱為具有人為「再製性」的影像效 果。不論是透過先天的相機器材操作,還是後天的底片沖洗與影像重組。呈現帶 有主觀經驗性的「後真實」感知,還是得由超越客觀內容的藝術家處裡手法,以 及說故事方式來體現。
George Byrne , 《後真實 Post Truth》(左) , 《東好萊塢停車場 East Hollywood Carpark》(右) , 2018 , 2016 圖片來源: 紅野畫廊/ George Byrne 提供
「再製性」在質料上的思考,便是從周遭現成場景取得影像的架構,經由擷取其 他不同拍攝的素材:氣球、樹形、告示牌、陰影與路柱等,巧妙以「拼貼 Collage」 創造一個具有故事性的畫面,但畫面又帶有日常的熟悉氛圍,給予觀者平易近人 的心裡感受。
而喬治.伯恩對洛杉磯近乎著迷的情感,來自於這座城市始終散發著明媚與充滿 生命力的氛圍。大量豐富且造型單純的建築資源,讓他由幾何的塊體,簡約為線 條邊界的靈感 。而隨處可見的鮮豔色彩,也因陽光充盈的照耀,混合成粉彩色 調般的夢幻氣息,不斷帶給他新的美感體驗。
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 紅野畫廊 提供
關於拍攝的空間場景,空無一人的城市樣貌,可說是受到「新地景攝影 New Topographics」拍攝人造景觀的概念影響。其中,攝影藝術家 史蒂芬.肖爾 (Stephen Shore)拍攝都市裡的平凡場景,公路攝影給人的旅途意象,以及處理色 彩時展現的日常溫度與乾淨感。澳洲畫家 杰弗里.斯瑪特(Jeffrey Smart) 的景觀 繪畫興趣與對現實荒誕的幽默處裡手法;理查德.迪本科恩 (Richard Diebenkorn) 大膽幾何色塊,結合現實場景形成虛實併組的印象式景觀,都啟發著他建構個人 影像創作的語彙。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曾在談話中曾提到 :「 二維空間其實並不存在於 大自 然中。圖像的平面性其實是個抽象概念,(…)在平面上的任何事物皆經過「風 格化」(stylized) ,相片也不例外。」【1】
- 參見 David Hockney, Martin Gayford 著、韓書妍譯:《觀看的歷史》,臺北:積木文化出版,2017 年,頁 20
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 紅野畫廊 提供
以喬治.伯恩自己的話來說,他喜歡「物體有呼吸的空間」,拍攝的景觀空間,轉 化為平面影像的構成時,主要透過物件線條、邊緣交接處裡,以及對比虛實的效 果達到。平面性與風格化的表現,在喬治.伯恩以建築為主題的作品上運用: 一 堵牆的平面碰觸到另一幢建築的局部,或者擷取街道一個非起點亦非終點的中間 區段、斑馬線的側邊幾何形、雨棚與屋頂的一半等造型語言、線條,來展現他對 理想秩序的美學建構。
George Byrne , 《禁止進入 Do Not Enter》, 2019 圖片來源: 紅野畫廊/ George Byrne 提供
這些被鏡頭捕捉的”集合缺角”,再經由拼貼置入的新元素,牽引觀者對於未被明 示與顯影的空缺之處產生好奇。 這樣的想法,同樣也從他幾件有文字(告示牌、 標示牌)元素的作品展現出來,《Do Not Enter》 看似立體停車場頂層的空間,出 現了”禁止進入”的告示,作品 《East Hollywood Carpark》放上”此車位已保留” 的標示,使得這些因局部取景或圖像重組,打破了空間所在的地辨認功能,因為 文字置入的暗示,增添了更多開放性解讀與故事情境。
時空的素描
如果回到主觀經驗形成的”後真實”概念與”相片”具有的凝結特徵,喬治.伯恩創作 的突破方式,是以「完全忘記它是一張照片,而像進行繪畫揣摩畫面的過程」思 考影像整體的構成,破壞攝影因器材與物理成像的先天限制,以拼貼與重組的後 天創作,讓影像從客觀實在的內容,轉進為藝術家詮釋的感知圖像,使喬治.伯 恩的作品,進入到一種 “類圖像”的狀態。除了上述以”拼貼”的後天手法來展現 這種特質外,同樣也可以從他手持相機取景的前期創作想法中,找到這種感性的 連結。
對喬治.伯恩來說,他始終希望透過影像創作,架構出內心美好世界的樣貌,在 拍攝與拼貼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他的個人美學風格。 在他眼中「相機有如鉛筆 素描,可以真實的描繪場景。」而超脫客觀狀態的真實影像,確實在「觀看的描 繪」裡,才逐漸從心靈深處顯現。素描之所以充滿生命力,來自於它是一種孵化 與持續醞釀中的過程,你永遠可以從圖紙的任何一處著手,捕捉、開創可能性。 素描帶給攝影的啟發,除了光影與形體的變化,或許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思考觀 看的觀念。
George Byrne , 《新秩序 New Order, Hollywood Blvd. 》, 2017 圖片來源: 紅野畫廊/ George Byrne 提供
著名的攝影藝術家 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也曾在攝影札記中寫下類似的 感想 :「攝影對我來說,是一種由無止境的視覺吸引力所觸發動的自發性衝動, 它既捕捉了瞬間,也留下永恆。 素描,則是透過線條的遊走,將我們意識到的 這個瞬間轉化成畫面。因此,攝影是立即的行動; 素描則是默想的結果。」【2】 【2】參見 Henri Cartier-Bresson 著、張禮豪、蘇威任 譯:《心靈之眼 – 決定性瞬間-布列松談攝 影》,臺北:原點出版,2014 年,頁 41。 喬治.伯恩對現成景觀中發現不期而遇的美感瞬間感到著迷,意料之外的非預想 取景狀態,是讓行旅攝影與鉛筆素描起筆時的對應,產生相近的感知時刻。
George Byrne , 《聖塔克拉利塔#2 Santa Clarita #2》, 2018 圖片來源: 紅野畫廊/ George Byrne 提供
畫面裡那種單純而清新的放鬆氛圍,或許來自於他創作的重點始終放在,思考形 象背後能夠帶給觀者甚麼訊息? 身處紛雜而混亂的世界,如果能夠透過影像中各 元素在畫面中達到的和諧理想,那麼或許觀者便能夠在喬治.伯恩的作品中,感 受到圖像背後,他希望留住美好事物的願望,以及透過創造氛圍的影像思考,運 用基本素材,產生具有共感的美感經驗,同時也鼓勵人們走進生活的日常裡,發 掘觀看美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