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近台灣社會隨著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及歷史正義的課題逐漸浮上檯面。台灣當代藝術展演當中也出現以藝術策展作為方法,以大幅度的歷史地理空間為範圍,進行敘事及概念佈署,劃出一條橫跨原漢人群歷史地理界線的展演路徑。除了驅使觀眾必須經由相對長時間的身體遷徙、在觀覽過程沉浸於環境當中;也迴異於特定展演空間中的策展,挑戰觀看的時空尺度與既定的感知形式,開啟不少需要討論的課題。筆者認為其中之一,便是部分跨地域展演及其涉入的原漢地界,所蘊含的策展之地理性思維。
近年由徐文瑞與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共同策劃的《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2021)以位於屏東縣瑪家鄉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為主展場,並沿著屏東185線道及台24線串連屏東境內。其中185縣道的地理位置,正是臺灣歷史上由清朝治理時期所劃定的土牛溝(又稱土牛界線),並於期間連動舉行「185線跨越土牛溝:原民部落與閩客聚落田野踏查」活動。[1]同年徐文瑞於新竹市美術館策劃《本草城市新竹:以淺山海作為方法》(2021),乃以道卡斯族原住民的歷史經驗開場,展場入口的年表「本草城市竹塹大事紀」,從竹塹社的角度,整理新竹地區和臺灣史的重要發展環節,提供美術館本身,以及其展出作品之間交互對照的閱讀脈絡,有別於純粹漢人觀點,或殖民者觀點的歷史敘事。[2]皆蘊含一種調度人群交界帶的歷史地理與當代藝術實踐關係之策展意識。
由客家委員會舉行的第一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2019),即以橫跨桃園、新竹、苗栗及台中的台三線道路(俗稱內山公路)沿線之原住民、客家鄉鎮為藝術策展的範圍。展覽簡介寫到:茶園的開墾,樟腦的提煉,也將漢人推向與原住民的衝突線,得失曾經在生死間——原漢為何彼此殺戮,如何彼此合作,即便至今未解,都是過去作為原漢界線,如今卻寧靜的台三線沿途展開的問句。[3]以藝術季提呈出台三線作為過往北台灣淺山原漢人群的接觸地帶之界域想像。由策展人林怡華擔任總策劃的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淺山行路人》(2023)之策展論述也指出,臺三線所縱貫的台灣西北部山麓地帶,早期是平埔族道卡斯族、巴宰族,與賽夏族、泰雅族等族群的居住地,自漢人入墾以來伴隨著移民人口日增,因為地域與生活頻生衝突,逐漸產生區隔著不同族群的界線。[4]
實際上,近年客家委員會發起「逆寫北臺灣客家移墾史」計畫(2020),委託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以逆寫(write back)為態度,籌組原客學術社群,反思長期以漢人(以及客家)中心主義之偏誤,希冀建構以原住民—客家互為主體之敘事史觀。[5]與「原鄉」毗鄰的藝術展演,則更加強調人群於邊界活動的越境性及能動力。例如,藝術家沈宏錦的《木魚禪音》即以早期開墾苗栗獅潭一帶的原漢族群衝突當中,一位漢人名將羅成,晚年反省自己的殺戮行為,懺悔出家尋求心靈平靜為主題,進行創作。梁廷毓的《往返客庄與部落之間的人》以過去活動於淺山地帶的「番割」,因懂得族語、通過入贅部落或娶原民女性為妻,常涉險越過隘防線,往返部落和漢庄進行鹽、鐵、山產與槍枝交易。作品聚焦遊走原客人群之間擔任中介者的「番割」,及其餘留今日客家庄內的地方記憶。藉由影像、圖誌與走讀方式,演繹不同語言的歷史文本。同時以地方耆老講述的人群記憶,翻轉地方文化館以漢人拓墾為中心的開發史敘事;描繪一種跨界流動的人群,至今仍流轉未歇的記憶。
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Eleng Luluan)的《編織記憶》也以泰雅族他吧賴社部落領袖之女,雅優.猶玠(漢名潘也欲)與客家拓墾者陳履獻的聯姻,讓兩大族群,在苗栗大窩地區得以和平共存,在動盪的年代,創造原漢和鳴、族群共好的意象。以原住民藝術家進入客庄駐地創作,回應昔日人群交往的歷史。賽夏族藝術家豆宜臻的《回望,相約之地》試圖透過搭建傳統建物、繪製遷移地圖,拼湊出創作者家族乃至賽夏族群的歷史故事。當創作者回望,梳理自身的同時也喚出耆老的深層記憶,瞭望台的豎立,就地產生當代新意——我們在此回望自己、回望土地,與祖先共譜出屬於這裡的故事。
概略而言,晚近「原民性」(indigeneity)所蘊含的「復返」(return)思維,指向一系列重拾及再造部落生態智慧、歷史文化及社會倫理的身體實踐;而晚近台灣當代藝術「重返」歷史的一系列行動裡,則包含對田野地、歷史場所、底層生命的挖掘及重新述說的工作。雖然兩者涉及到不同政治意義及動機的「返」,但皆觸及到「現場」的問題,強調身體性實踐與行動者必須在場的必要性。然而,藝術及文化實踐當中,不論被指稱為「復返」、「重返」或「回返」的實踐,並非每次都能具有行動的效力及作用力,必須要扣合展演發生場所本身的展示條件和歷史脈絡,甚而需要反向地與之形成對質或拉張,才能掀起一定的作用與回響。
進而言之,上述的藝術展演在原漢人群交界地區能展現的特質之一,應該是渡越(transit)——回應歷史上因各式人群勢力和動態交構而成的地域——甚至將原住民部落的視角和記憶,反向帶入過去原本以漢人主流社會為單一主體敘事和架直觀的「內山開發史」,以藝術進行一種歷史地理與文史轉譯的感知行動。必須強調,無論「復返」,或「越渡」,都不強調一種根源論或本質主義的思維,也不是建立在人種和血緣的關係上,而是因為地理關係相互碰撞和接觸下的結果,強調始終在一個動態、開放的關係流變之中,並指向一種地緣美學(geo-aesthetics,或稱地緣感知學)的感知潛能。
以此而言,不論《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或《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所觸及的歷史地理條件,以及透過策展與創作的地域佈署,不僅有原民性所強調的「復返」生態及歷史的過程,在地理空間的層次上,因為位處於族群的接觸地帶,也具有一種面對文化交雜和互動的過程,甚而是強調不斷交織、流動、遷徙和越渡邊界的展演之力。
[1]參見「185線跨越土牛溝:原民部落與閩客聚落田野踏查」活動資訊:https://imcci-usr.tnua.edu.tw/portfolio-item/185_project/
[2]參見「本草城市新竹:以淺山海作為方法」展覽網站:https://hsinchucitymuseum.hccg.gov.tw/home/zh-tw/exhibition/398
[3]參見第一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展覽網站:https://2019.romantic3.tw/about.html
[4]參見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淺山行路人」展覽網站:https://www.romantic3.tw/tw/about/view/0A5dd3FBb565
[5] 參見「逆寫北臺灣客家移墾史」計畫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g2.nctu.edu.tw/writebackwithinandwithout/%E9%A6%96%E9%A0%81?authuser=0
本文作者為2019-2021年度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特約評論人。2022年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獎助。評論散見於《藝術家》、《議藝分子》、《ARTSPIRE》、《藝術觀點ACT》、《典藏.今藝術》、《PAR表演藝術》。文論曾刊於《中外文學》、《文化研究》、《哲學論集》、《台灣美術學刊》、《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史物論壇:歷史博物館學報》、《歷史臺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論叢》、《原住民族文獻》、《台灣風物》、《台灣博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