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㦤尹
一、前言
在面對充滿未知與浩瀚的海洋,藝術史中有無數個藝術家,都曾經試圖將其觀海後的經驗描繪出來,不管是呈現海的浪漫甚至是危險,那瞬息萬變的狀態,總是如此深深吸引著人們的心思與目光。
在藝術史中說到畫海,不得不提到英國畫家透納(William Turner,1775-1851)的〈海上漁夫〉(Fishermen at Sea,1796)(圖1),這幅使他在英國藝壇一舉成名,畫面中如狂暴憤怒般的滔天巨浪,如此的震攝人心。另一位舉世聞名的法國畫家莫內(Monet Claude,1840-1926)的〈印象.日出〉(Impression, soleil levant,1872)(圖2),則是沒有過分誇張的浪潮,僅模糊地用畫筆點出隱晦的波光,波動著人們的心弦。藝術家們筆下的海,時而在晨露中,時而在黃昏,時而在夜晚。畫面要麼平靜無瀾,要麼狂風駭浪,但不管海洋的樣貌如何幻化,皆無法擾動藝術家們的思索,反而讓他們的靈感更加洶湧。
而張庭甄做為一位21世紀的新生代藝術家,最終選以海洋作為創作題材,從具象寫實慢慢轉為半具象的繪畫風格,終究展開了一條觀看此時代風景的新路徑。綜觀張庭甄〈覆蓋系列〉作品,從中可以發現創作者自2014年開始至今,不斷地在海洋主題上做了許多嘗試性的創作。張庭甄的海洋作品,打破了以往純粹體現自然風光的繪畫方式,她將自我的心靈內省與大環境變遷中的感官經驗,同時揉和於風景之中。
這般在看似平靜的繪畫中,究竟是什麼撩撥起了觀者的思緒?是再現的大自然自身?還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投射?抑或其實是觀者自身心境上的轉換?當一幅風景畫作品中,能同時漸進式地將被描繪物、描繪者與觀賞者三者的思緒牽引在一起時,將是如何玩味兒的事情?就這一點而言,筆者對其作品帶給觀者的觀看經驗究竟為何?心中對此十分期待著。
二、人文思維下的新風景圖像
身處21世紀的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資訊發達的全球化時空,各類物質文明皆進行著快速的變遷,3C產品的日新月異、生活型態的一日千里、社會的分化與轉型也趨強烈,藝術家也和社會中多數人們一樣,每日汲汲營營地想著如何向外討生活,而找尋不到個人安身立命之所在。張庭甄也不例外,她不僅僅是藝術創作者這個身分,同時也是大時代狂瀾下的參與者。張庭甄自大學畢業之後,跟多數大學畢業生一樣,對於自己的未來深感徬徨,就在大夥兒緊接著著手投身於社會,抑或繼續就學深造之時,她決定替自己安排一場遠途旅行。她引領自己的心至遠方陌生的國度,將自己從如此的繁雜環境中暫離。而就是這趟旅行中的一次搭船出海經驗,開啟了張庭甄與海洋的不解之緣。
張庭甄自創作以來,大多都是以風景中的自然景物作為創作的主軸,像是山景、水源、石頭、樹皮落葉…等等。「海洋」這個創作題材,是張庭甄自我放逐後,全新投身鑽研的一個主題。張庭甄與筆者的訪談中曾表示,原先自己對於海洋其實並無深刻的印象,只覺得海洋廣大無比,時常在對於生活感到毫無頭緒或煩惱之時,經常會去觀海,無形中產生了一個長時間對海洋進行的感知活動。筆者在這裡所指的並不是研究海洋生態式的認知觀察,而是她專注、凝視,像似要將海洋看穿式的目光,真切地接收著每一次海洋所帶給她的經驗反饋。
以2014年開始創作的〈層層覆蓋〉系列作品來說,(圖3、4)我們可以發現張庭甄如實地將海洋表層的浪潮,刻畫得可謂鉅細靡遺,此系列的海看似沉穩,但若細細一看,作品中海流間相互碰撞推擠、此起彼落的模樣,其實更教人心中隱隱地焦躁著。張庭甄於訪談中提到,〈層層覆蓋〉系列作品中的海洋畫面,其實是以人的視角將海洋的局部擷取出來,她說當她觀看海洋某個角落的浪花波型,並與其當時的內心思緒取得共鳴與感觸時,就會將她拍攝下來,描繪於畫布之上。藝術家常常得以透過繪畫,將其內心的思緒投射於畫面之中,這些張庭甄所描繪的浪潮,已不單單只是純粹的自然景致而已,而是涵蓋了人類思緒於其中的「時代風景」。
筆者認為,從平面視覺創作方式中,著手處理自然場域裡的時間動態與感知經驗,這已是許多藝術家欲試圖去探索的主題之一。藝術家們不斷地思考,把自身所處環境中的自然元素,透過他們的組構與表現能力,形塑出屬於時代的風雅景致。以台灣旅美藝術家鄭麗雲來說,其作品中繁複律動的交錯線條,使畫面呈現出一種具動態的律動感,藝術家想透過再現自然,把自己曾經在大環境中洗鍊過後的內在情緒呈現出來。其中,〈水天一色〉(圖5)和〈眺望〉(圖6)便是藉由海的意象,將浪潮波動轉化成為千萬條刻線的創作手法,成功地轉化自身的情感抒發與精神寄託於作品之中。另一位拉托維亞藝術家Vija Celmins的作品(圖7),則是使用石墨鉛筆,則是針對自然物質進行高度詳細、如同照片般的繪畫,透過石墨鉛筆的層層堆疊,無疑地,這是一項辛苦的繪製過程,藝術家利用一些自然物的微觀或是擷取其中一部份進行長時間的創作,作品整體呈現出一種對於時間的頑強對抗、持久且綿延不絕的特質。
張庭甄則是在這類型的創作型態中,試圖加入人為的物件,甚至將海洋的型態進行轉化,提升其作品的多重意義與可看性。〈海面-覆蓋〉系列作品中(圖8、圖9、圖10、圖11、圖12、圖13),藝術家將視覺擷取過後的海面進行重組,原本綿延的浪潮變得既寫實又抽象,藝術家甚至使用大型尺幅的作品形式,象徵著時代的洪流,試圖包覆住觀者的視線,為觀者帶來巨大的視覺衝擊。而作品中單純的湛藍色的海洋與高光的不規則波紋,則是另一個人為的部分,藝術家將海洋的顏色進行調整,整體色彩變得飽和且對比,充分展露出其當代視覺審美下的時代色彩。張庭甄對於大自然中的景物,進行了長時間的觀察與探索,雖然想從中傳遞的信息不盡相同,但透過其作品,不僅欣賞海洋帶給我們的多重視覺饗宴,更能從中感受到藝術家對於大環境影響後的所思所想。
三、時代風景中的時間性
張庭甄的海洋系列作品中,試圖談論著一個重點,即是大環境中的「時間要素」,她認為人類的記憶與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累進著時間的延續,而如此的時間延續,皆包覆在自然景致這個大環境之中。透過張庭甄海洋系列作品中,我們可以觀看到一種人為的視覺擷取,而這樣的擷取形成各式各樣的海面,張庭甄企圖將海洋包覆於一個立方體外的形式,為得就是揭示出風景中存在著時間性的流動過程,而這些片段的流動過程,亦是這些人類集體記憶與日常生活中無數次大量互動下的產物。
(一)日常中的遺留物
張庭甄曾自述說:
海是地球上覆蓋面積最廣並包覆於地表之上的物質,凝視海時,發現這些細密交織的波形,層層堆疊形成觀看世界的量體,過程中,由遠到近的視覺焦距,逐漸抽取海的波與紋,視角的切入所看即是對應的表面片段。
2016年之後,張庭甄意識到人類生活的範疇與自然環境的不可分,她開始於幾件作品中加入人類生活的物件。(圖8、9)像是生活中,為了提醒記憶某些訊息的便條紙、圖釘,與盆栽…等。藝術家認為大環境中時間不斷推進,是因為人的不同記憶,或是不同人的共同記憶,皆處在這大環境中的不同切入點,而這些記憶形成的切入點,間接成了大環境中龐大的時間載體,使得大環境中的時間得以不斷的推進流動。
由此看來,藝術家透過自身的視角,擷取出廣闊海洋中的各種片段,並將這些片段存取進電腦中,進行一場數位科技的洗禮,她將其拍攝後的影像,經電腦繪圖軟體進行多次的調色與增減,最後將一張張的圖片,組成一個立方體的視覺效果,並將這個海洋立方體,繪置入一個塗有單色基底的未知空間之中。如此的畫面處理方式,其實是張庭甄深受大環境快速變遷下,欲去掌握它的一個動態過程,她說:「21世紀是既是一個不斷被記憶與遺忘覆蓋的時代,事件的興起到退去是一波接著一波,就像是被覆蓋與浸漬在緊密、繁雜的空間裡。」這即是她感悟了大環境中的時間性之流動,將海洋作為一個人類社會的載體,將人類的日常,化作筆下的海浪,將大海後浪推前浪的現象,比喻成人類日復一日的生活。張庭甄認為,人類每日的常態性活動,會因著時間的推進進行流動,像是昨日的事情會被今日的事情覆蓋,今日之事又將被明日的事情更新,日復一日,人們終將忘卻,抑或是記憶著些什麼?
(二)構成與再造
在此同時,張庭甄為其海洋覆蓋系列,開闢了第二個觀看方式。她的〈海面-覆蓋〉系列作品中,不斷出現的立方體「角度」,深深吸引著觀者的目光。(如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這些角度的出現,皆反映出張庭甄在現階段的創作中,想處理不可丈量之海水的企圖,這裡所指涉的其實是藝術家想藉由將無邊際的海,重構為一個觀者可以感知時間的量體型態,將原先平面式的海洋,組織成一個立方體的樣貌,從中探討包含在內的時間性。於是,藝術家處理對於大環境影響下的感知經驗,與如何呈現具體視覺經驗之外的時間性,便是藝術家當前的首要課題。
段義孚的《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一書中有一概念,即人的感受並非僅僅是由個體主動所產生的,而是長時間透過許多的”經驗”影響下得而生成。這裡所指的”經驗”,指的是人類主體的「感覺」與外在客觀的「思想」,兩者間相互連動所產生出的一種連續性的動態過程。舉例來說,一個人回到家鄉,起初會先從過去的記憶中翻找出對家鄉感覺,爾後再透過外在的新舊街景、人的講話聲與其他資訊,找出其中因時間流逝而有所變動抑或沒有變動之元素,這樣即可構成空間中的時間性,並將其連結創造出新的空間性,重新注入到原有的家鄉這個環境之中,轉化成另一個新的感知經驗。
張庭甄於訪談中更進一步談到 :
我覺得海變化多變,卻也始終依循著自己的頻率起伏著,看似廣闊毫無邊際卻還是有某些邊界被侷限住,我喜歡靜靜地觀看著海面上的些微變化,岸上又或者是船隻上,尤其是在船上,看著波紋變化的同時我也是同著它一同起伏、呼吸,也許是因為海的元素很純粹但又充滿許多未知,才會讓我選擇它為我主要的創作素材。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藝術家正是受到了上一段筆者所提到的”經驗”之影響,更正確的來說,她還未到海邊時,或者還未登上船隻出海前,原本心中就有對於海洋有記憶中的模樣,但在真正接觸到海洋後,隨著海浪的潮起潮落,配合著海水互相碰撞的聲響,與海水與大氣間交雜出的鹹濕氣味,藝術家重新透過五感經驗認識海洋,並在自身隨著浪潮載浮載沉的同時,大環境中的時間性也隨之被導引出來。
段義孚於書中所說:「每一幅透視的地景畫或照片都教我們透過空間而看見時間的”流動”。」這裡的「透視」其實是指傳統風景繪畫中的具前、中、後景的景深構圖,舉例來說,莫內的〈聖達特勒斯的海灘〉(The Beach at Sainte Adresse,1867)(圖14)這幅作品中,我們可以透過前景的擱淺的小船,將視線慢慢往中景在海上漂行的風帆方向推進,接著再往更遠處的後景方向望去,這時,觀者的視覺,即可被漸漸消失於地平線中的峽灣遠景,牽引至畫面中沒有畫出來的空間裡,心理將會開始猜想或期待著,更遠處的景致到底會是什麼模樣?從一幅具透視的平面視覺作品來看,經過畫面空間感的營造效果,我們的確能從中感覺出無形的時間正在運行著。
然而,張庭甄〈海面-覆蓋〉系列作品中,並無像傳統風景畫中依循大自然空間場域的透視法,而是將擷取過後不同面向的海洋,包覆著一個時間量體。張庭甄在這裡選擇了以立方體的形式,作為時間量體的承載物,並用平面繪畫的方式,將其表現於畫布之上,呈現一種具當代思維的透視效果。有趣的是,此系列作品中,張庭甄將立方體轉向各種不同的角度,將其描繪於一橘色的空間裡頭,這些立方體皆沒有像傳統靜物般,安放在某個桌面上或立足在某平面上,有的畫面甚至將立方體放大,只描繪其局部,但藝術家運用了傳統素描概念中物體光影變化的繪畫技巧,使畫面中的立方體,彷彿置身在一個廣大的空間場域之中漂浮、漫遊著。藝術家如此的畫面呈現,形塑出一個全新的空間,因此,當觀者駐足在其作品前面,思維便可以在空間中肆意遊走,每個時間點的感知,也會在同一個空間中,以不同面向在時間軸上自由移動。事實上,張庭甄所描繪的海洋風景中的時間性,不僅帶領我們回溯生活中的過去與現在,也帶給我們的一個全新探索未來的可能。
四、時代風景中的可能性
我們可以知道就風景畫的發展而言,原先的藝術作品中的風景僅是一種印象,當藝術仍然處於象徵時,人們首先會表現出對自然的意識,即是將視覺所能辨別的景物,組合成一幅匯聚在一起的景致。時至今日,風景畫中不僅增添了許多人類歷史上各種生活信息之外,同時也涵蓋了各階段人類的時代思想在裡頭。
於前面的討論中,我們已經更清楚地知道張庭甄是如何將人類的生活場域與時間柔和於時代風景之中共存、互成網絡,藝術家透過她的個人感知經驗,結合時代的人類思維,將傳統風景解構,並配合時代數位科技輔助,將大自然中海洋再次進行重組,完成了一幅幅新穎且具時代意義的風景作品。藝術家將軟質地的海洋,包覆於立方體之外,如此充滿個人色彩的圖樣辨識度、作品中結合數位化過程後的繪畫表現與高彩度的色彩運用,都讓觀者在觀看作品的同時,誘發他們想探究作品內容的動機,並與其視覺習慣取得了另一種符合當代審美的平衡。
然而,如此的創作手法究竟是藝術家自我表述的一種呈現方式?爾或是人類集體記憶與大環境間相互碰撞後的意識形態?風景作為一個古老的題材,在各時代的演進之下,媒材與形式可以推進多少事情?藝術家也許在意也好,不在意也罷,如此的表現形式容易流於一種自說自話的局面,導致可能較難與觀者產生共鳴。而當越多觀者能與其作品產生連結時,風景和人文之間的推進,才能有更多的發展可能。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接下來張庭甄所創作作品,將試圖把海洋的色相抽離單純化,(圖15)為了讓海洋在作品中的意義更加純粹,她將海洋的形與色進行分解,並利用海洋廣闊的覆蓋性與鉛筆線條中的緊密交織,想以更直觀的方式進行探討時間與無形空間之間的關係,是藝術家2016年後一直努力在思考的方向,而筆者也在張庭甄於2018年的個展中,發現藝術家試圖以錄像的方式,記錄著海洋的變化,其中的海浪聲響言猶在耳,而旋律聲響能使人體產生同步的移動,來消滅對其目的性活動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聲音的範疇更能將空間中的時間性推進至無差異性的空間內。關於這點,筆者甚感期待,相信張庭甄接下來的創作將會更精采。